资讯搜索
最新文章
-
明朝皇帝为什么重用太监?明朝的太监权力有多大?
宦官作为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一种伴生品,一直扮演着地位低下的角色。然而,历史上却出现过几次宦官干政甚至专政的情况,最著名的便是汉朝末期与明朝时期。如果说,汉朝末期的“十常侍之乱”只是一次偶然事件,那么,几乎贯穿了整个明朝的宦官乱政现象,便不得不说是中国古代史上的一大奇观。当然,之所以会形成这种现象,与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分不开...
2023-11-21 -
明朝皇帝顺序及年号 明朝一共有多少个皇帝
明代是朱元璋建立的,上承元朝下启清朝,是历史上最后一个汉族建立的君主制王朝,从明朝国君从朱元璋开始到朱由检结束,一共经历了16位皇帝,明代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 明代16位皇帝顺序及年号整理 1、朱元璋(1328-1398)年号“洪武”,公元1368年8月,朱元璋发动起义军,在徐达和常遇春两名大将的指挥下,一举攻下...
明朝 2023-10-11 -
南明为什么不如南宋?
大明皇帝崇祯上吊后,明朝灭亡。然后明朝宗室又相继在南方建立多个政权,以维持大明统治。这一段时间被称为南明。按说,南明占据半壁江山,江南也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而江淮以南各镇的兵力仍有五十万之众。凭此人力物力,南明即使不能消灭李自成和满清,但至少也应保持如南宋一般的偏安局面,与清廷对峙为南北朝。然而,最终南明只存在了短短的十几年,而历史...
2023-10-09 -
隆庆开关的历史背景
隆庆开关指明朝隆庆元年(1567年),隆庆帝(明穆宗)宣布解除海禁,调整海外贸易政策,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从隆庆开关后民间私人的海外贸易获得了合法的地位,东南沿海各地的民间海外贸易进入了一个新时期。隆庆开关使得明朝出现一个全面的开放局面。隆庆开关的历史背景由于明初的倭寇对沿海地区的骚扰,而他们亦涉足民间的海外贸易,因此明政府主要针对这...
2023-09-27 -
明朝隆庆开关的历史评价
隆庆开关指明朝隆庆元年(1567年),隆庆帝(明穆宗)宣布解除海禁,调整海外贸易政策,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从隆庆开关起民间私人的海外贸易获得了合法的地位,东南沿海各地的民间海外贸易进入了一个新时期。隆庆开关使得明朝出现一个全面的开放局面。那么现代人是如何评价隆庆开关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积极评价隆庆帝从实际出发,以开关为主要治国方...
2023-09-27 -
明宣宗对漠南地区的管理措施有哪些
明初洪武控制了许多军事据点,其中主要的据点有亦集乃旧城、镇番卫、宁夏卫、东胜卫(者者口守御千户所)、开平卫(兴和所)、大宁卫、安东卫及吉林船厂。朱棣登基后将北平行都司山后除开平外、丰洲滩东胜卫所尽数废除,但永乐依然掌控及巡逻上述地区。到了宣德时期,朱瞻基内迁亦集乃旧城、开平卫、兴和所,吉林船厂,致使明朝边防出现漏洞。朱瞻基对于游荡在河...
2023-09-27 -
明朝女官制度历史介绍
中国古代,女子虽然地位低下,但是宫廷之中,还有女官制度的存在,现在《尚食》正在播出,讲的就是司膳的女官,接下来一起来看看明朝的女官制度。中国古代的女官制度从周朝开始兴起,每个朝代对女官的设立和管理各有不同,明朝时期,明太祖朱元璋为防止宦官专权,外戚乱政,因而特别重视女官一职。女官,从广义上来说是指皇帝的后妃和掌管各宫各项事务的宫人,从狭义上来...
2023-09-27 -
明朝尚食局一共有多少人?
电视剧《尚食》正在热播,以明朝为历史背景,讲述尚食局女官姚子衿的故事,尚食局中女官设有尚食、司膳、典膳等人,下面还有许多庖厨,那么一个尚食局一共要配置多少人呢?从中国隋朝开始,皇宫内就有女官专门分管事情的后勤部,到唐朝逐渐完善,设尚宫局、尚仪局、尚服局、尚食局、尚寝局、尚功局六局,一切都是为了服务皇室的衣食行住而存在。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明...
2023-09-27 -
明朝国力强盛为何却没有收复西域?
众所周知,明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后一个汉族王朝,建立于1368年,灭亡于1644年,国祚长达276年。在这276年里,明朝先后历经洪武之治、永乐盛世、嘉靖中兴、万历改革等上升时期。在最强大的时候,明朝版图东起太平洋,西越青藏高原,北跨外兴安岭,南临南海,综合国力不可谓不雄厚。放眼于当时的世界,除了帖木儿王朝、奥斯曼帝国、波斯萨法维帝国等少数强权外,鲜有国...
2023-09-27 -
明朝的皇后为何大都来自民间?
众所周知,中国封建皇帝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他们富有四海,朝纲独断,拥有生杀予夺的大权。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地位尊贵至极。一般来说,为了保证血统的高贵,皇后的人选,都是出身名门望族,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这样可以才德双修,通晓事理,督促皇帝勤政为民,也能自己处理后宫事务,为皇帝解除后顾之忧。然而,明朝的选后制度...
2023-09-27 -
明初分封的诸位藩王结局
《山河月明》近期更新的集数中,胡惟庸为了讨好朱元璋,在朝堂上提议让年长的皇子提前去封地就任藩王,主要就是秦王、晋王和燕王。要知道朱元璋当初分封藩王的时候,可是遭到了众多大臣的反对。这个时候身为百官之首的胡惟庸站出来提出要藩王提前就藩,这一举措可谓深合朱元璋的心意。那么明初分封的藩王最后结局如何?朱元璋不顾反对采取分封藩王主要原因...
2023-09-27 -
明朝的中都城在哪里
公元1375年4月,一如既往的春意浓浓,47岁的朱元璋衣锦还乡,带着开国者无限的自豪,朱元璋脸上春风得意。此次回乡,阵容庞大,仪仗齐全,俨然是真龙天子的威仪。这是他征战多年,当上皇帝后的第一次返乡,此行的目的是祭扫父母的陵墓,还要亲自视察中都皇宫的修建状况。车驾进入洪武门,踏上洪武街,横穿云霁街,进入大明门,两旁的部府建筑仍在进行最后的紧张施工。穿过宽...
2023-09-27 -
明朝大本堂是干什么的
大本堂是明太祖朱元璋在明朝洪武元年十一月敕建的藏书处所,目的是要聚藏古今图书,请名儒教授太子、亲王。《山河月明》中也有涉及到皇子学习的地方,那个地方就是大本堂。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明朝大本堂具体是做什么的。历史沿革大本堂是明初宫廷藏书处所之一,位于当时南京皇宫东部。关于大本堂设立的具体时间,应在洪武元年十一月,朱元璋建大本堂的目的,...
2023-09-27 -
东厂与西厂锦衣卫有什么异同
东厂、西厂和锦衣卫是明代在刑部、都察院、大理寺这三个司法机关以外设置的直接听命于皇帝,执掌“诏狱”的特务机构。锦衣卫,皇帝的侍卫机构。前身为太祖朱元璋时所设御用拱卫司。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设大内亲军都督府,十五年设锦衣卫,作为皇帝侍卫的军事机构。西厂在明朝历史上只短期存在过,明宪宗成化年间成立了一个新的内廷机构—&m...
2023-09-27 -
明朝为什么要设立东厂?
东厂,明代官署名。即东缉事厂,中国明代的特权监察机构、特务机关和秘密警察机关。明成祖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设立东缉事厂(简称东厂),由亲信宦官担任首领。地点位于京师(今北京)东安门之北(一说东华门旁)。明中叶后期锦衣卫与东西厂并列,活动加强,常合称为“厂卫”。 东厂权力在锦衣卫之上,只对皇帝负责,不经司法机关批准,可随意监督缉拿臣民,从而开明...
东厂 2023-09-27 -
明朝有多少个塞王?
塞王指明朝在尊王攘夷思想下制定的镇守边塞扩土开疆的藩王,即从东到西是指韩王、沈王、辽王、宁王、齐王、燕王、谷王、代王、晋王、安王、秦王、庆王、肃王。“皆塞王也,莫不敷险隘,控要塞,佐以元戎宿将,权崇制命,势匹抚军,肃清沙漠,垒帐相望。”同时,还经常派遣宗王出边巡狩。洪武二十四年三月,“命齐王槫率护卫骑兵于开平近地围猎。&rdq...
2023-09-27 -
朱元璋为何要在长安修建城墙?
唐以后长安便不再作为都城,不过历代王朝并没有忘记长安,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就在长安建筑城墙,历代皇帝加以修缮,就是今天现存的西安城墙。西安城墙又称西安明城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义的西安城墙包括西安唐城墙和西安明城墙,但一般特指狭义上的西安明城墙。西安明城墙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中心区,...
2023-09-27 -
朱元璋为什么放弃了元朝的大片领土?
纵观我国几千多年的历史,王朝是更迭那是一茬又一茬;几乎是一两百年就要改朝换代一次。不过我国的王朝与其他王朝不同,被推翻的王朝所留下的一切往往都会被胜利的一方完全继承下来。然而这仅是大多数的情况,还有些王朝就没有完全继承前朝遗留下来的财产。明朝太祖皇帝朱元璋就在推翻元朝后,就主动放弃去继承元朝一部分的疆域。朱元璋为何会做出如此决...
2023-09-27 -
明朝家具特点介绍 明朝家具种类
明代家具 明代家具造型优美,尺度合宜,结构严密,雕饰适度。高级者选用紫檀、花梨等贵重材料,其技法迄今仍作典范,是中国古代家具发展的顶峰。明代家具有广、狭二义。广义的明式家具,着重一个“式”字,不管制作于明代或明以后何时,也不论贵重材质和一般材质,只要具有明代家具风格,皆称之“明式家具”。狭义则指明代至清代前期材...
2023-09-11 -
明朝朝贡制度历史介绍
朝贡 明代国力强盛,制度建设颇有能为后人借鉴之处。接下来看看朝贡制度。 明朝推行行都武卫的设置和各政教势力多封众建相结合的行政管理体制,把整个西藏纳入中央王朝统辖之下。为进一步强调分封所包含的政治隶属关系,明朝统治者在分封的同时,建立了与之配套的严格的朝贡制度。朝贡制度成为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政治联系的特定形式。西藏地方...
朝贡制度 2023-09-10 -
明朝宦官是如何架空内阁的?
魏忠贤 宦官对明代政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典型的表现之一就是架空内阁。具体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朱元璋在建国初期,仍然继承元朝的政治体制,在中央设中书省、大都督府、御史台,分管全国的政治、军事、监察。这种制度的重要特点是,中央的中书省及地方的行中书省都是大权在握。朱元璋为了强化封建专制,便瞄准宰相的权力,逐步开刀。废中书省,罢丞...
2023-09-09 -
明朝官员的俸禄到底有多少
海瑞 都说明朝官员穷,那么他们穷是真的因为工资少吗?明朝时期的官吏俸禄情况如何呢? 明代的俸禄是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元璋定下来的,后来成为有明一代的定例。朱元璋在制定工资标准的时候,难道会不给他手下的官员基本的生活费?这既不合情理,显然也不可能。而且朱元璋也认为,他给官员的工资是够他们养家糊口的,甚至可以算是优厚的。这就产...
2023-09-09 -
明朝政府有哪些主要机构?
明朝特务 每个朝代都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明朝也不例外。接下来看看明朝政府都有哪些主要机构。 内阁 1380年明太祖罢中书省,废丞相等官。在废除丞相后,朱元璋亲理政务,一度力不从心,故设立四辅官来辅佐政事,但这项制度效能不彰,洪武十五年七月被废。十一月,仿宋制,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又设文华殿大学士,以辅导太子,品秩皆为...
2023-09-09 -
明朝廷杖制度历史介绍
廷杖制度 廷杖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创立的不人道、严酷的刑罚之一,主要用来对付不听话的官员。大庭广众之下,让校尉用棍子打屁股,这不仅是对肉体的伤害,也是对人格的侮辱。 但事物总在不断地变化,因为触怒圣颜而被廷杖的多是耿直之士,往往获得舆论的同情,有辱斯文的廷杖便演变成一种荣誉性标志。黄仁宇评价道:“有的人却正好把这危险看成...
廷杖制度 2023-09-09 -
《大明律》包含哪些内容
《大明律》 每个朝代都具有自己的律法,明朝的律法叫做《大明律》。 《大明律》是中国明朝法令条例,由开国皇帝朱元璋总结历代法律施行的经验和教训而详细制定而成。《大明律》适应形势的发展,变通了体例,调整了刑名,肯定了明初人身地位的变化,注重了经济立法,在体例上表现了各部门法的相对独立性,并扩大了民法的范围,同时在“礼”与&l...
2023-09-09 -
明朝官制制度历史介绍
明朝官制 明朝官制,即明朝官吏的选任制度,是明朝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朝官制分两部分,选官制度和任官制度。明朝官制分为中枢、地方、军事官制三部分。为了加强皇权,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沿用已久的三省制,亦罢宰相职,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明首创的内阁则成为六部之上的中央最高行政机构。地方官制,明朝共设省、府、县三级行政机构。军事官制,明...
2023-09-09 -
明朝的疆域有多大
明朝疆域图 不同朝代的疆域都有不同,明朝的疆域面积有多大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明史·志第十六》:“计明初封略,东起朝鲜,西据吐蕃,南包安南,北距大碛,东西一万一千七百五十里,南北一万零九百四里。自成祖弃大宁,徙东胜,宣宗迁开平於独石,世宗时复弃哈密、河套,则东起辽海,西至嘉峪,南至琼、崖,北抵云、朔,东西万余里,南北万里。其声教所...
2023-09-09 -
明朝的行政区划介绍
明朝疆域图 不同朝代的疆域不同,行政区划也都有不同,明朝的行政区划是怎样的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1376年(洪武九年)改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但习惯上仍称“省”。1370年于各省设置一都卫,1375年改为都指挥使司。1428年弃安南后,明朝在全国设置两京十三使司,包括京师(北直隶)、陕西、山西、山东、河南(以上为北五省)、南京(南直隶)...
2023-09-09 -
黄埔条约全文 黄埔条约的赔款金额是多少
黄埔条约 《南京条约》中,英国对中国有过赔款要求,但《黄埔条约》中并没有这样的要求,所以《黄埔条约》的赔款金额也就无从说起。黄埔条约的全文究竟是怎样的呢?研究《黄埔条约》的全文无疑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那一段历史。黄埔条约全文 一八四四年十月二十四日,道光二十四年九月十三日,黄埔。 今大清国与大佛兰西国以所历久贸易、船只...
2023-09-09 -
明朝为什么会出现重文轻武的局面
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是其灭亡的很大原因之一,但是明朝重文轻武的情况同样严重,尤其是到了明朝中后期越发如此,这是为何呢? 一、朱元璋时期并不重文轻武 明太祖朱元璋深知军队的重要性。两宋时期的惨痛教训仍然历历在目,重文轻武以后造成了中原王朝的羸弱。朱元璋靠着参加农民起义一步步壮大,西攻陈友谅、东灭张士诚,最后进行了中国历史上唯一...
2023-09-09 -
明朝里甲制度历史介绍
里甲制度 里甲制度是明朝的基层组织形式。也是明朝政府推行黄册制度的基础之一。明初,明太祖制定一百十户为一里的规定是为了便于黄册制度的推行及完善地方机构等原因,而以一百十户为一里的编制有其特定的作用。 明朝初期,开国皇帝朱元璋试图通过推行里甲制度规范地方社会的权力结构,形成以安分守法的地主富民为乡村社区领导层的社会政治秩...
里甲制度 2023-09-09 -
明朝的诗文都有哪些特点?
明朝诗文 明代商业发达,诗文浩瀚。接下来了解一下此阶段的诗文发展情况。 明代诗文数量浩如烟海,不仅作家众多,而且各成流派。无论诗人或诗作的数量,都超过前代。但是明代诗歌发展的道路是很曲折的。 明初洪武、建文年间。明初诗人虽然有的已表现出模拟唐人的趋势,但基本上还能“各抒心得”,做到“隽旨名篇,自在流出”...
2023-09-09 -
明朝监察制度相较于前各朝有了哪些进步?
明朝御史 明朝的监察制度,大体上包括了御史制度、言谏制度、地方监察制度、法律制度等,这些制度大都由前代沿袭而来,到明代逐步完善。 明代统治者总结了历史上历代治理国家的经验,尤其是吸取了元朝灭亡的教训,对于官吏的监督与纠察、强化“天子耳目”的作用有着深刻的认识,从而使明代的监察制度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和进步。具体说,主...
2023-09-04 -
明朝宦官的权力大到什么程度?
朱元璋 宦官对明代政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两件事:架空内阁和操纵厂卫。 朱元璋在建国初期,仍然继承元朝的政治体制,在中央设中书省、大都督府、御史台,分管全国的政治、军事、监察。中书省最为重要,由官居一品的左、右丞相总理国政,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大都督府的左、右大都督,也是正一品官,平时训练军队,战时统帅...
2023-09-04 -
明朝三府分立的分权制度历史介绍
朱元璋 明朝建立的前一年,史学界称之为吴元年,也就是1367年,虽然国家还未统一,政局尚动荡不安,朱元璋就已经开始考虑未来国家政治权力的运行分配问题,尤其是如何加强自己的皇权并限制官员的权力。朱元璋虽然没怎么读过书,但是他却非常注重总结历史经验,寻找巩固皇权统治的办法。明太祖认为元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人君不能躬览庶政”...
2023-09-04 -
明朝前期殉葬制度历史介绍
明英宗 明朝这一残忍的殉葬制度,直到 1465年明英宗死时,才得以废除。明英宗死前,下遗诏说:“用人殉葬,我不忍去做,这件事应从我这里废止。”至此,这一制度才在明朝最终废止。 事实上,据史载,清初皇室人殉制曾非常盛行。太祖努尔哈赤死后,有大妃乌拉纳喇氏、庶妃阿吉根、代因扎殉葬。太宗皇太极死后,妃章京敦达里、安达里殉葬。世祖福临...
2023-09-04 -
明朝的特务机关东厂是怎样建立的?
东厂 东厂,官署名。即东缉事厂,中国明代的特权监察机构、特务机关和秘密警察机关。明成祖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设立东缉事厂(简称东厂),由亲信宦官担任首领。东厂是世界历史上最早设立的国家特务情报机关,其分支机构远达朝鲜半岛。 东厂权力在锦衣卫之上,只对皇帝负责,不经司法机关批准,可随意监督缉拿臣民,从而开明朝宦官干政之端。 明成祖朱...
2023-09-04 -
明代养老有啥规定 明朝养老的措施有哪些
御赐养老铜牌 可以说,中国古代一直很强调“孝道”,而养老又是孝道的极重要的组成部分。故养老问题,深受历朝历代政府的关注和重视。 据史料分析,针对庶民阶层实施养老措施并不是明代的独创,而是历代王朝相传的一项治国政策。早在先秦时期开始,就有了对养老方面的记载。到了秦汉时期,明确规定,赐高年者酒肉,时加存问,对孤老给予米棉,对家...
2023-09-04 -
明朝会审制度的内容 会审制度有何特点
明朝官员 明朝的会审制度, 主要包括“三司会审”、“会官审录”、“九卿圆审”、“热审”、“朝审”、“大审”等。 明代的“三司会审”是在唐代的"三司推事"基础上形成的。 在唐代时,每逢大案,常常由大理寺、刑部和御史台的首脑(大理寺卿、刑部尚书、御史中丞...
2023-09-04 -
明朝是通过哪些规定来严治官吏赃罪的?
明朝酷吏 明朝的法律,主要是《大明律》、明《大诰》、《问刑条例》、《大明会典》等。其中,明朝严惩官吏赃罪的法律规定,主要集中于《大明律》和明《大诰》中。 首先,《大明律》将六种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犯罪列为“六赃”,并绘制成图置于律首,作为仅次于十恶的重罪予以惩处。其中监守盗、受财枉法、受财不枉法和坐赃四种罪名,均涉及...
2023-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