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搜索
最新文章
-
唐诗中为何总是以“鸾镜”寄情?“鸾镜”是怎么成为唐朝女性感情载体的?
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唐朝鸾镜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唐朝,一个封建时期高度繁荣且极具艺术氛围的时代,不但涌现出了诸如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等杰出代表人物,其他同样才华横溢的诗人也是层出不穷,给我们后世留下了许许多多的热情洋溢、豪迈奔放、具有郁勃浓烈浪漫气质的诗词歌赋。也正是这些...
鸾镜 2023-11-16 -
隋朝嫡长子皇太子杨勇为何没能继承皇位?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皇位继承问题一直是引人关注的话题。尤其是那些被历史遗忘的嫡长子们,他们的故事更是充满了戏剧性和悲剧性。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唐朝开国皇帝杨坚的嫡长子——杨勇,他为何没能继承父亲的皇位。 首先,我们要了解的是,杨勇并非无能之辈。他是杨坚的嫡长子,从小就接受了严格的教育,他的才华和智慧都是毋庸置疑的。然而,正...
2023-11-04 -
唐朝的科技成就有哪些?
僧一行测量子午线示意图 唐朝的科技成就主要有:天文学家僧一行在世界上首次测量了子午线的长度;药王孙思邈的《千金方》是不可多得的医书;公元868年,中国《金刚经》的印制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雕版印刷。中国的造纸、纺织等技术通过阿拉伯地区远传到西亚、欧洲。天文学 唐代杰出的天文学家一行(683年~727年)和尚,本姓张,名遂,魏州昌乐(河南南...
2023-10-19 -
唐朝天文历法历史介绍 唐朝用什么历法?
李淳风 唐代的天文历法发展的比较好,因为钦天监也比较受皇帝信赖的缘故,有了比较多的财力、物力、人力去研究历法,唐代用的历法也一直在变,不断的进行完善。 唐代用什么历法 李渊建唐之初,沿用隋《大业历》。武德二年(619)又颁用傅仁均的《戊寅元历》,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民用历中采用定朔法的历法。该历关于日行盈缩、月行迟疾等计算方...
2023-10-19 -
唐朝的两税法的主要内容 唐朝两税法的重要意义
杨炎 两税法,是指由征收谷物、布匹等实物为主的租庸调法,改为征收金钱为主,一年两次征税。历史 780年(建中元年),由宰相杨炎建议推行的两税法,实质上就是以户税和地税来代替租庸调的新税制。两税法的主要内容 (1)取消租庸调及各项杂税的征收,保留户税和地税。 (2)量出制入,政府先预算开支以确定赋税总额。实际上,唐中央是以779年(大历十四年)各...
两税法 2023-10-18 -
唐朝监察制度历史介绍
唐朝 历朝历代的监察制度各有不同,唐朝作为一个法制完备的王朝,其监察制度同样令人钦佩。监察由行政组织内部外部共同完成,具有一定优越性,但同时也有一些缺点。接下来简要介绍一下唐朝的监察制度。 一、 唐朝监察制度的组织构成 唐朝监察制度可分为行政组织内部与外部的监察两大系统。行政组织内部的监察,主要由尚书丞及吏部负责。尚书...
2023-10-18 -
唐朝武将官职制度历史介绍
唐朝武将雕塑 唐朝是我国历史重要朝代,其实行了三省六部制,分为文、武官,其官衔各有不同。那么唐代武将官衔都有哪些呢?请看下表。 官品等级 将领名称 一品 正一品 天策上将 从一品 骠骑大将军 二品 正二品 辅国大将军 从二品 镇军大将军 三品 正三品上 冠军大将军、怀化大将军 正三品下 怀化将军 从三品上 云麾将军、归德大将军 从三品下 归德...
2023-10-18 -
唐朝的政事堂是做什么用的?
政事堂 每个朝代都有一些特色的机构,有些仅存于当时,有些流传至后世。比如唐朝时期设立的政事堂,作为最高决策机构,在历史上就活跃了很长一段时间,直至清亡。 政事堂是唐代宰相的议事处。政事堂会议是常设的、协助皇帝统治全国的最高决策机构。唐初,设政事堂于门下省,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左右仆射)共行宰相之职,在此共同参议国政。其后,由皇...
政事堂 2023-10-18 -
唐朝的均田制制度历史介绍 唐朝的租庸调制历史介绍
均田制 唐朝时期,为了扩大税源,保障剥削,维护和加强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唐朝于武德七年(624年)实行了均田制、租庸调法,并建立了严密的户籍制度。唐代均田制 其一,对百姓授田的规定。十八岁以上的中男和丁男,每人受口分田八十亩,永业田二十亩。老男、残疾受口分田四十亩,寡妻妾受口分田三十亩;这些人如果为户主,每人受永业田二十亩,口分田三十亩。杂...
2023-10-18 -
唐朝的户税和地税制度历史介绍
唐朝 唐朝的税目繁多,赋税制度较复杂,除了众所周知的两税法,比较重要的还属户税和地税。此两项税种在政府收入中贡献颇大。 均田制度的瓦解,农民的大量逃亡,使唐政府系之于丁身的租庸调制度再也无法维持了。为了弥补财政的亏空,唐政府先后添置了许多新的税目,使赋税制度越来越混乱。其中,盐税的数量固然很大,但就其发展前途来说,以户税和地税最为...
2023-10-18 -
唐朝行政区划:“道州县”三级制
唐朝行政区划 在较长时期内,唐朝采用了“道州县”三级制,但是“道”的实际权限相互间差异很大,变革繁多,而且其基础往往是节度使的实际权力膨胀,所以这一体系常被称为“虚三级”。而且唐朝疆域经历了显著的扩张到鼎盛到缩减的过程,后期逐渐趋向五代十国的分裂状态,行政区划的记载已经非常不完整。但是唐初始设的&ldqu...
2023-10-18 -
什么是羁縻府州 唐朝羁縻府州制度历史介绍
唐朝少数民族 对于大多数民族来说,统治者有自己统治的方式,对于少数民族,也有自己的一套管理措施。唐朝时期,主要运用羁縻府州来进行少数民族统治。 羁縻府州是唐代周边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的一种带有自治性质的地方行政机构。由少数民族首领充任刺史或都督,并允许世袭其职。还有财政上的自主权,但必须接受唐代在地方设置的最高行政机构都护府的...
2023-10-18 -
唐朝财政制度历史介绍
唐朝市井 一个朝代的兴衰与其财政状况息息相关,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空前繁荣昌盛、辉煌壮丽的时代其财政状况又是如何的呢?它的盛衰起伏又跟它的财政制度有着什么样的勾连呢?且让我们细说一二。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其文治武功,雄浑博...
2023-10-18 -
唐朝的交通法规是怎样的?
唐朝主要交通 唐代是我国古代历史发展的一个黄金时期,此时期经济繁荣,财富殷实,各处人等往来便利。为了规范人们的交通出行,唐朝制定了怎样的交通法规呢? 1、维护封建尊卑等级秩序的交通守则 据唐《仪制令》中规定:“诸行路巷街,贱避贵,少避老,轻避重,去避来”。即使不同品级的官员在路上相遇,唐代令、式中也有规定,“准《仪制...
2023-10-18 -
唐朝后宫制度历史介绍
唐朝后宫 唐朝之所以让现代人为之向往,一方面是其强盛发达的国力,一方面是其完备的各项制度,还有其富有特色的文化。说到制度,皇帝的后宫佳丽三千,后宫的管理是要费一番功夫的。接下来看看唐朝后宫是如何进行管理的。 唐朝是个很人性化的王朝,这一点在对待女性的问题上表现的尤为突出。在婚姻上,她们如果觉得生活不够美满,可以主动提出离婚,甚至...
2023-10-18 -
唐朝冠服制度历史介绍
唐朝官服 冠服制度是古代封建社会中特有的一项制度。古代社会秩序严谨,尊重礼教,在特定场合或特定职位都必须穿上特别的衣服,对冠服有着一套严格的规定。唐朝也不例外。 冠服制度是封建社会权力等级的象征,作为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精神支柱的儒学,则把恪守祖先成法作为忠孝之本,强调衣冠制度必须遵循古法,特别是作为大礼服的祭服和朝服,不能背弃先...
2023-10-18 -
唐朝御史制度历史介绍
御史 御史制度发源于秦汉,定型于隋唐,完善于明清,影响至现代。唐朝时,经济文化都发展到一个鼎盛时期,此时御史制度也有所发展。 唐太宗十分重视官吏的清廉:曾命房玄龄裁并冗员,派李靖等13名黜陟大使巡察全国,考察吏治;又亲自选派都督、刺史等地方官,并将其功过写在宫内屏风上,作为升降奖惩的依据;另又规定五品以上的京官轮流值宿中书省,以便随时延...
2023-10-16 -
唐朝释奠礼有何特点
唐朝释奠礼复原场景 释奠礼是古代大型礼仪的一种,历朝皆有不同之处,在唐朝时期,释奠礼有何特点呢? 中国历来重视礼仪对民众的教化与训导作用。释奠礼作为祭祀先圣先师的大型礼仪,对国家意识形态与民众的思想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代的释奠礼在北齐与隋的基础上有所损益,在具体的细节上则糅合了南朝的制度。《唐六典》国子监条:“凡春...
2023-10-16 -
唐朝的四大政变:玄武门之变、唐隆政变、神龙政变、甘露政变
唐朝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作为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那唐朝都有哪些政变呢? 1、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之变”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公元626年7月2日)由当时的天策上将、唐高祖李渊的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大内皇宫的北宫门—&mdash...
2023-10-13 -
唐朝开国功臣都有谁?
晋阳起兵,又名太原起兵、太原起事,隋朝末年,农民起义遍及全国各地,公元615年(大业十一年)隋炀帝杨广以李渊为山西河东慰抚大使,不久又拜太原留守,以北备突厥,并镇压今山西省境内的农民起义。当时,隋政权已呈土崩瓦解之势,统治阶级一再发生大分裂,地主武装和义军星罗棋布于各地。 1、晋阳起兵及大唐的建立 李渊素有大志,移官太原后,看到隋朝即将败亡...
2023-10-13 -
唐朝的三次中兴:唐宣宗的宣宗之治、唐武宗的会昌中兴、唐宪宗的元和中兴
唐朝中兴三次的说法中的三次指的是哪三次中兴?唐朝的前朝由于没有内忧外患,其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自贞观至开元年间,唐朝的人口、土地和粮食产量都大大超过了前朝。人民安居乐业,丰衣足食。这也为之后大力发展手工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1、唐宣宗:宣宗之治 历史上评价说,宣宗在位期间曾经烧过三把火,一把火使“权豪敛迹”,二把火...
2023-10-13 -
隋炀帝在位期间做了哪四件大事?
说到这个隋炀帝,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很多人印象当中,隋炀帝是一个非常贪婪好色的皇帝,而且生性比较残暴。可是就是这样一个皇帝,在位期间还是做出了很多非常不得了的事情,而且这些事情都是能够影响到后代的!那么隋炀帝分别做了哪几件事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其实在历史上大家对于隋炀帝的评价并不是很好,只不过那些不好的事情都是隋炀帝在...
隋炀帝 2023-10-13 -
唐朝中后期人口为何大量逃亡?
唐朝都城 唐代前期人口众多,中后期人口大量逃亡,这是什么原因呢? 在唐代极盛时期的天宝十四年(755年),全国人口有961万户,5200万人。而到肃宗乾元三年(760年)猛降至193万户,1699万人,以后逐年下降,直到元和年间人口才开始回升,达247万户,到相对比较安定的长庆、太和年间,人口逐渐稳定在300—400万户之间。唐代中后期人口下降的根本原因固然...
2023-10-13 -
唐朝皇帝在位一览表 唐朝一共有多少个皇帝
唐朝从618年由李渊建国至907年,历十四世,传二十一代皇帝。除开创“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开创“开元盛世”的唐玄宗李隆基等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君主,更出了一个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武则天。 唐朝历代皇帝排列顺序 1.唐高祖李渊(566年-635年),字叔德,唐朝开国皇帝。 2.李世民(598年【一说599年】-649年),即唐太宗。 ...
2023-10-11 -
唐宪宗平定淮西之战过程介绍
唐宪宗元和九年冬,当淮西吴少阳死,其子吴元济自领军务发兵作乱时,宪宗抓住这一机会,果断地作出征时淮西的决定,以严绶为申、光、蔡招抚使,督诸道兵招讨吴元济,命内常侍知省事崔潭峻监其军.揭开了元和削藩战争的序幕。 讨伐淮西的战争自元和九年十月开始,到十二年十一月结束,前后延续了3年之久。淮西镇是一个有相当战斗力的武装集团。《新唐书•...
唐宪宗 2023-10-09 -
唐朝平定安史之乱过程介绍
在长安沦陷、玄宗逃往蜀地、唐廷处于危急存亡之际,朝臣中虽未涌现挺身而出支撑危局的大臣,但在河北、河南地方郡县和朔方军将中,却出现了一批与叛军殊死战斗、决心兴复唐朝的中坚,如颜杲卿、颜真卿、郭子仪、李光弼、张巡、许远等人。正是他们,在各地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奋力抗贼,才支撑得唐朝没有崩溃。他们各自为战,拖住兵锋甚锐的叛军,限制敌人的进一...
2023-10-09 -
唐末黄巢起义爆发的背景及原因过程介绍
黄巢起义,指的是乾符五年(878年)至中和四年(884年)由黄巢领导的民变,是王仙芝起义的后续。也是唐末民变中,历时最久,遍及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场农民起义。黄巢之乱转战近半唐朝江山,导致唐末国力大衰。 一、黄巢起义背景 起义前一年,关东发生了大旱,官吏强迫百姓缴租税,服差役,百姓走投无路,聚集黄巢周围,与唐廷官吏进行过多次武装冲突。乾符二年(8...
黄巢起义 2023-10-09 -
武则天为何改国号为周?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个正统的女皇帝,后来将唐朝改名为周朝。由此,不禁让大家猜想了起来,武则天名为武媚娘,夫家是唐朝李氏,该国号,不改为李朝,也不改为武朝,为何改为周呢? 据调查,武则天的父亲是武士彟,曾被封为“周国公”,可是只凭这个就让她定国号为周,也太不可能了吧!其实,据史料调查,武士彟确对李唐建国有功而受封,但不是“周...
2023-10-07 -
唐朝历史上都有哪些著名的公主?
唐朝公主列表:盘点唐朝历史上著名的九位公主。1、平阳公主扬威名平阳公主,唐高祖李渊之第三女,太宗李世民之妹,太穆皇后所生,李渊父子决策起兵,公主见解非凡,让丈夫柴绍速往太原参与,自己则独立于关中组织武装策应。公主乃归鄠县庄所,遂散家资,招引山中亡命,得数百人,起兵以应高祖,并招降了隋朝将领何潘仁上万名队伍,攻占户县、周至、武功、始平四县,队伍扩大到...
2023-10-07 -
唐朝为何会出现许多民间才女?
唐朝为何有很多民间才女?唐朝是一个比较开放的朝代,女人们的地位并不象其他历史时期显得那样低下,不仅皇家女子们可以自主择婿,而且百姓家的女儿们也可以有条件的为自己的幸福生活做出比较独立的选择,那些皇家的公主们一生再嫁,乃至三嫁早就已经习以为常,而且当时的社会舆论也不会对这样的富二代私生活给予过度的关注,我选择我幸福其实与其他人何干?...
2023-10-07 -
唐朝十五位和亲公主分别是谁?皇帝亲骨肉的和亲公主都有谁
在历史上,每一位远嫁外番的汉族公主,除了要担负起朝廷赋予的安邦重任外,还必须要经受住异国风俗的挑战。语言不通、水土不服,她们可以渐次学会,逐步适应;而身体要被几个男人们轮番占有的规矩,可不像学发音、穿兽皮、吃腥肉那样,所能够欣然接受的。唐代诗人戎昱有《咏史诗》批评汉朝的和亲政策云:“汉家青史上,拙计是和亲。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
2023-10-07 -
大明宫是怎么被毁坏的?
与古罗马市政厅和著名的庞贝古城相比,大明宫遗址的规模要大好多。大明宫曾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宫殿群,占地4800多亩,是今天仍幸存于世的紫禁城的3.5倍,大小相当于3个法国凡尔赛宫、12个俄国克里姆林宫、13个法国卢浮宫。 一、开建 公元626年6月,李世民策动了“玄武门之变”,猎杀了其兄李建成、李元吉,登上帝位,即唐太宗。 公元632...
2023-10-07 -
唐朝甘露之变是怎么回事?甘露之变结果
甘露之变指发生于唐文宗大和九年(835年)十一月的一次政变,宦官势力得胜,造成朝廷中许多官员被杀。 公元835年(唐大和九年),27岁唐文宗不甘为宦官控制,和李训、郑注策划诛杀宦官。夺回皇帝丧失的权力。11月21日,唐文宗以观露为名,将宦官头目仇士良骗至禁卫军的后院欲斩杀,被仇士良发觉,双方激烈战斗,结果李训、王涯、贾餗、舒元舆、王璠、郭行余、罗...
2023-10-07 -
-
隋朝历史介绍
隋朝历史简介隋朝(581年-618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统一朝代,共历五帝,享国三十七年。隋文帝杨坚之父杨忠,曾被北周封为“随国公”。隋文帝后袭用此封爵,称为“随朝”。他认为随有走的意思,恐不祥改为“隋”。公元581年二月,北周静帝禅让于丞相杨坚,北周覆亡。隋文帝杨坚定国号为“隋”,定都大兴城(...
2023-10-07 -
安史之乱持续了多少年
安史之乱是我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指安禄山,史,指史思明,安史之乱系指他们起兵反对唐王朝的一次叛乱。安史之乱自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至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结束,前后达7年之久。这次历史事件,是当时社会各种矛盾所促成的,对唐朝后期的影响尤其巨大。安史之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统...
安史之乱 2023-09-26 -
唐朝的租庸调制历史介绍
租庸调制 唐朝初期的赋税制度是租用调制,后随着时间推移,均田制被破坏,租用调制遂被取消,但其在实行期间依旧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二月规定,每丁纳“租二石、绢二丈、绵三两”。又规定了均田制实行办法,丁男十八岁以上,授田百亩,其中二十亩为永业田,八十亩为口分田。死後还田。政府依据授田纪录而向人民徵收...
2023-09-25 -
唐朝坊市制度历史介绍
坊市 坊市制在西周时便有萌芽,发展到唐代出现了一个顶峰,那么唐朝坊市制度具体表现出哪些特点呢? 唐代坊市制度是中国历代坊里(市)制度发展的高峰,也是城市封闭结构发展的高峰。与中国古代其他城市制度一样,坊市制也表现出较大的政治属性。不少学者认为唐代坊市制度阻碍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因此唐中期坊市制度一旦破坏,城市经济便全面发...
2023-09-25 -
唐朝的翰林院历史介绍
翰林院 说到古代政府部门,有些是个别朝代才有,有些是延续了成百上千年。像翰林院这种机构,便是起于唐朝,一直保持到清朝的。 翰林院是中国唐代开始设立的各种艺能之士供职的机构。初唐玄宗选擅长文词的朝臣入居翰林起草诏制,后逐渐演变为草拟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任职者称为待诏。起草诏制本是中书舍人的专职,但唐玄宗感到中书舍人草拟诏制的制...
翰林院 2023-09-25 -
唐朝疆域面积与领土范围介绍
唐朝疆域图 唐朝疆域分三个时期--总章二年669年是西破西突厥打败朝鲜时期,此时西达咸海,北接西伯利亚。开元二十九年盛唐时期,和元和15年晚期衰败时疆域。三个时期疆域各有不同其中最为稳定的当属开元29年时期盛唐疆域。 唐朝极盛版图为唐高宗龙朔年间,当时中亚的绿洲地带受唐朝支配,其最大范围南至罗伏州(越南河静)、北括玄阙州(俄罗斯安加拉河流...
2023-09-25